第1627章、稳字当先(1 / 1)
回过头想,几个月前徐璃跑到渚泉“探亲”,以她最讨厌亲密时光谈工作的脾气,居然难得耐心地讲解了京都调遣沈直华去晋西的内幕,恐怕当时就考虑让自己过去搭班子吧?
斗到何时才是头啊?
与于铁涯较量,把他打得落花流水,基本与程庚明差不多止步于厅级;
与吴郁明较量,使他仕途硬生生被拖下来两三年,原来与詹印并驾齐驱,如今落下半截;
沈直华呢?
为什么一直强调沈直华的“稳”?
在接受岳首长谈话的那天晚上,于家兄弟先后与方晟交心,从不同角度阐述了省部级及以上“稳”的重要性:
爱妮娅以海归身份回国效力,顺顺当当未受挫折做到申委书记奥妙在哪里?擅长金融吗?错!
也是稳!
但为何孟大舟却得以高升呢?除了之前徐璃所说防止沈直华独占鳌头外,还有个重要因素:
再往深处想,同样提拔申长,境遇也大不相同,暗含着京都对各人的期许或考验:
朱正阳提拔陇山申长,如孟大舟一样拿了一手好牌,常务副申长转申长更是无缝对接,所有情况尽在掌握;
詹印提拔秦川申长是中坑,作为西南边陲重镇,另一侧战火连绵时不时烧到国境线,难民和流弹造成无辜边民伤亡是两个绕不开的坎,此外还有种毒、吸毒、贩毒也是一大痼疾,其顽固程度不亚于晋西造假,可以想象当岳首长说出“秦川”二字,詹印也是满脑门子黑线;
因此而言与百铁局势相似,这回沈直华和方晟又跳入了巨坑!
用于道明的话说,倘若彻底荡平造假产业链,振兴晋西地方经济,难道不是主正者应该做到的吗?
倘若做不到证明能力还是不行啊,不行就得让位换一拨领导再试!
觉得委屈?倍感不公平?
那就想多了!
放眼内地人才济济星光璀璨,多少人苦心费诣就为了争取能够证明自己实力的机会,如今国家给你机会感恩都来不及,岂有抱怨之理?
所以于家兄弟反复叮嘱方晟要向沈直华学习,稳字当先,在申长位子容不得犯半点错误,要犯就是大错误!
要学习沈直华耐得住性子倾听,继而融会贯通揉合成属于自己的东西;
于云复以此作比方,说以前你在基层相当于中学生,中学唯成绩论因此学校、班主任都指望你冲击名校、提高升学率,不好拿你怎样;现在读大学了,成绩已不是衡量你的唯一标准,你必须做好学生,必须进学生会、,不然入不了大学校园主流!
于道明则说京都对你俩的分工很明确,沈直华负责铲除造假产业链,你负责发展经济,相比之下你的任务轻得多,还有啥好顾虑?晋西经济是沉到谷底了,凭你那些商界朋友的实力不用费多大代价就能拉起来,只要京都看到效果,后续能拉多少就取决于沈直华那边进展,能否有效释放劳动力,是不是这个道理?
与于云复相比,于道明毕竟与晚辈们更能打成一片,虽然于正华至始至终没透露过,于道明隐隐猜到几年来儿子广泛调查古玩界可能与沈直华有关,特意警告,说到了现在的层面你跟沈直华拚的是人品和正绩,不是心机,把搭档弄得倾家荡产、声名狼藉只会引起京都方面反感,这一点你在鄞峡做得不好,后来润泽、百铁、渚泉都有所收敛,千万注意!
早从徐璃嘴里得知京都派沈直华去晋西是为了铲除造假产业链,真是啼笑皆非:沈直华、唐巧夫妇就是晋西造假集团的后台老板啊!
所以方晟当时又生出几分惕然,隐隐觉得京都方面对沈直华夫妇所作所为并非一无所知,派沈直华坐镇晋西铲除造假产业链,弄不好就是以己之矛戳其之盾!
论套路,谁比得上桑首长?
因此方晟确立的思路就是:立足经济,全方位打造一个腾飞的晋西;手握证据,必要时让沈直华万劫不复!
所有黄海系,不,这回只能叫方晟系,旗下商界精英悉数到场,其中上市公司就有两家:
三滩德亚,董事长余金杭;靖海速运,董事长徐靖遥;
达建董事会董事、京都商会副会长牧雨秋;
晋方集团——已申请上市的以芯片研发为主营业务的高科技集团,董事长高棋;
吉林商贸,实质以金融业务为主的金融公司融投资银行、保险、证券、房地产于一体,总经理吉林;
鄞坪山旅游开发集团董事长卓伟宏;
↑返回顶部↑